河北通过“开源节流”、价格杠杆等方式加强地下水超采问题治理。目前,河北地下水超采问题得到有效控制,实现止降回升。
记者从河北省财政厅了解到,作为全国唯一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试点省份,试点3年来,河北关停水机井7063眼,2016年实现浅层地下水位比治理前上升0.58米、深层地下水位上升0.7米。
河北地下水超采问题治理,一方面是“开源”。通过引黄、引卫等水利工程建设,利用外调水替代地下水灌溉;通过南水北调工程,解决城镇居民生活用水、生态用水和农业用水;通过建设蓄水工程,存蓄雨洪资源和外调水,确保外调水、过境水和雨洪水蓄得住、用得好。
另一方面是“节流”。一是实施调整结构节水。在无地表水替代的深层水超采区,改一年两熟为一年一熟,实现一季休耕、一季雨养。在地下水超采的小麦种植区,实施非农作物替代,改种耐干旱、耐贫瘠且有一定经济效益的树种。二是实施工程节水。在地下水灌区,以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和农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重点,大力发展喷灌、微灌和水肥一体化等高效节水灌溉;在地表水灌区,建设从水源到田间的引、提、输、灌等水系连通工程,提高用水效率。
此外,发挥价格杠杆作用,河北相继出台了《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实施意见》和《农业水价改革及奖补办法》。在试点区域全面推行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模式,项目区以亩均水权定额为依据,推行“定额管理、计量收费、节水奖励、超用加价、协会运作、财政补贴”等农业水价改革。2016年7月1日,河北在全国率先征收水资源税,企业等非农用水更加精打细算。
据悉,按照“河北省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规划”,河北将继续加大治理力度,到2020年将实现地下水采补基本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