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才成立的广阳区虽年轻却不缺乏历史底蕴。远在四千年前,广阳人民的祖先就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不断创造和延续着华夏文明。南甸曲会、南汉音乐会等一批民间花会在这里产生发展;肚兜虎鞋、柳编吹塑等民间艺术不断传承;南甸古塔、二士楼遗迹、劝忠祠等文物胜迹更在广阳大地留下深深的文化烙印…… 10年来,广阳的文化建设走过了跨越式发展的历程。从文艺精品的推出到文化节会的遍地开花,从一张张文化名片的打造到普通大众尽享文化发展带来的丰硕成果,广阳的文化建设让外界惊叹。文化正在成为广阳崛起的重要动力。特别是2007年以来,按照“政府主导、群众自治、共建联办、资源共享”的文化发展定位,广阳以丰富底蕴、提升品位、打造精品、发展产业、壮大事业为目标,文化事业迎来了发展的春天。
●城乡并举,形式多样,文化发展欣欣向荣
广阳区将人民群众日常生活最需要的文化设施作为文化建设的头等大事来抓,经过10年的发展,“村民中心”、“市民中心”、敬老院等文化活动硬件与软件不断完善。此外,该区还对社区、村街的房屋“腾笼换鸟”,设置阅览室、网络室、英才室、文艺活动室等,满足辖区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在农村,自2007年开始,该区为5个乡镇(办事处)建成了高标准综合文化站,总建筑面积1200平方米,并落实了经费来源和人员编制。在41个村建有农村文化大院和图书室,藏书达3万多册。很多农民通过科学种养,成了远近闻名的养猪大王、养牛状元、种花能手,走上了致富路。此外,每逢重大节日和纪念日,都举办主题鲜明的农村文化艺术活动。仅2009年,全区农村就组织文化活动200余场次,参与农民10万余人次。
在城区,社区文化空前活跃。十余个戏曲团社不断亮相中央电视台戏曲频道;几十支大型秧歌队、演唱队、锣鼓队活跃在社区,“油龙”、“金秋”、“星光”、“康乐”等社区合唱团脱颖而出,走向规范化、专业化,多次亮相北京“中华之声”。全区58个城市居民社区,个个建有文化活动室,图书室、阅览室,成为居民陶冶情操、提高素质的主阵地。广阳区将活跃社区文化活动与创建文明城市、文明社区、文明家庭紧密结合起来,不断开展歌咏、舞蹈、健身、书画展、门球等文体活动,让文化植根社区,贴近群众,融入生活。
2007年以来,广阳区每年举办社区文化活动达300余场次,参与人数达20多万人次,节日庆祝型、区域特色型、参与共建型、寓教于乐型、趣味娱乐型、人文关怀型、精品带动型等活动各具特色,每年春节、元旦主题文化活动丰富多彩,“七一”、“八一”、“十一”等节庆日,“爱国主义电影展播周”、迎“七一” 红歌会、庆“十一”爱国歌曲大家唱、“迎国庆、唱红歌、诵经典”等主题文化活动异彩纷呈。
●今承古韵,打造精品,文化品质不断提升
静静流淌的历史长河,为广阳留下了诸多具有区域特色和时代特征的文化,多年来,广阳的文化记忆或隐藏于民间,或埋藏在地下,等待着被挖掘。
为了尽快将沉寂的古文化整理出来并加以保护,由专业人员组成的调研组对全区10个乡镇(办事处)、街道的151个村和54个社区进行了深入调查,筛选出具有区域特色和时代特征的文化项目进行重点调研,了解其特征、价值及濒危状况,并进行登记造册。到目前,共成功申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个、市级4个。在省政府办公厅公布的第一批9大类260名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中,该区民间音乐类东尖塔音乐会于凤书、传统戏曲类炊庄高腔戏张少帮榜上有名。
在挖掘保护古老精品文化的同时,10年来,广阳一直致力于在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社会文化活动中打造精品工程,引领群众在潜移默化中不断提升文化素质。经过10年的发展,目前,该区已拥有大型文体活动广场15个。各个文艺团体也如雨后春笋,极大地丰富着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其中,金秋合唱团与油龙合唱团常年活动在户外广场和社区,引领群众高唱耳熟能详的爱国歌曲,并多次在全国性歌咏展演中获得奖项,金秋合唱团于2007年获得澳门第一届国际合唱节银奖;以马玉龙、董素婷为首的戏迷协会20余人参加了央视“过把瘾——走进廊坊”京剧专场演唱会,创出了广阳群众文化活动的品牌;同时,通过举办文艺研讨会、实地参观访问、名家献艺等形式,进一步拓展广阳区各级文化工作者的视野,提升全区文化品位,带动产业发展。
●现代传统并进,统筹兼顾,文化产业发展独辟蹊径
历史与现代的相互交融,造就了广阳独具特色的民间民俗文化,辖区南尖塔镇、北旺乡分别初步形成了以传统戏曲和精品花会为代表的、具有广泛群众基础和较高活动水平的特色文化之乡。南尖塔镇传统戏曲涵盖了京剧、评剧、河北梆子、音乐会等多个剧种;北旺乡以西村龙灯、小海子舞狮等为代表的精品花会远近闻名;九州镇的高跷、小车会、大秧歌常年活动在民间;万庄镇的高跷会、跑旱船独具地方特色;白家务办事处的村民读书会、乒乓球赛等文体活动赢得村民广泛参与。
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大背景下,文化建设工作必须改革创新,才能使发展之路越走越宽。广阳区遵循文化产业发展规律,大胆探索文化产业建设发展模式和管理机制,发展文化产业,激活文化事业,引领全区文化产业不断向深度与广度拓展。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进步,全区文化产业异军突起,初步形成涵盖新闻出版、图书音像、休闲娱乐、文艺演出等行业的综合文化产业体系,成为全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新的增长点。目前,列入区级文化部门统计范围的文化经营单位已达400余家,从业人员总计5000多人,注册资本共计3亿元。
坚持现代科技与传统手工并进,文化产业潜能不断壮大,总投资2.8亿元的金丰农科园,倾力打造“科技、文化、生态”品牌,仅2008年,农科园就接待旅游参观人员28万人次,实现年经营收入5391万元。同时,广阳区辖区散落的数十家民间仿古手工艺品制作作坊独放异彩,其中,九州镇南汉村已成为手工仿古家具、工艺品制作的集聚点,作品远销国内外,不仅增加了农民收入,也带动了农村文化产业的加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