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岁的张士昌老人是廊坊火车站的一名退休职工,数十年来一直住在光明西道棚户区低矮的平房里。今年9月,我市正式启动光明西道棚户区拆迁改造工程,老人的房子在改造范围。11月初,在拆迁办工作人员动员和政策解释下,老人主动搬出了棚户区。11月23日,冒着严寒,光明西道街办处工作人员到老人新的居住地看望了他。“没想到政府这么关心我们搬迁户。”老人哽咽着说,“原来住的房子低矮潮湿,街道又脏又乱,规划重建后我们不但能住上楼房,而且居住环境也更好了,日子越过越有奔头。我举双手支持拆迁改造!” 据了解,光明西道棚户区拆迁改造工程是今年我市重点拆迁改造项目,总投资6至7亿元,涉及拆迁居民1450户,拆迁总面积20万平方米。
可以说,千余户居民的拆迁动员和善后是一项繁复浩大的系统工程,处理稍有不当,就可能损害棚户区居民权益,延缓工程进度,进而影响城建进程。如何让居民响应政府号召,主动搬迁?如何让居民安心等待回迁,配合旧城改造?成为棚户区所在地安次区政府面临的重大挑战。
自今年3月份开始,安次区政府大力推行“一线工作法”,组织拆迁工作组,分片包区,到居民家里做工作。随着第三批学习实践活动的深入开展,安次区政府结合半年多来的拆迁工作经验,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工作组成员明确翔实地讲解政策,心贴心地作思想动员,拆迁进度明显提速。通过“依法拆迁”、“亲情拆迁”、“和谐拆迁”,成功地破解了一个个“拆迁难题”。而且通过拆迁工作,党群干群关系更加和谐,邻里人际关系更加融洽,把拆迁工作做成了百姓支持欢迎的“民心工程”。目前,光明西道棚户区96%的拆迁户签订了拆迁协议。
第三批学习实践活动学习调研阶段开展以来,安次区坚持高起点定位,高标准起步,高效率运作,不断深化思想认识,强化组织领导,周密部署实施,创新载体推进,加大力度落实,各项工作都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活动中,安次区突出边学边改,学用结合,坚持“七个结合”,整体推进工作开展,保证活动效果。与解放思想相结合,进一步深化对区情的认识,围绕“现代产业强区、生态文明新城”发展定位,全面提升安次经济社会发展竞争力;与转变干部工作作风相结合,进一步强化作风建设,健全“目标决策、执行责任、监督考核”工作体系,努力把学习实践活动成果转化为推进发展新理念、新思路、新举措;与抓好当前工作、推进重点工作落实相结合。全力以赴抓园区、上项目,启动建设“一区八园”,规划形成“三大板块”,大唐、中辰、富士康配套产业区等10多个超亿元项目开工建设。目前,全区已完成GDP39.4亿元,同比增长14%;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分别同比增长14.1%、20.1%;财政收入完成4.73亿元,占全年任务的90.34%,同比增长39.6%;与推进民心工程实施相结合,进一步强化“为民办实事、群众得实惠”理念,筹资1.3亿元,落实10个方面30项民心工程,目前已竣工25项;与搞好信访稳定相结合,努力做好基层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深入开展“平安安次”创建活动,150多件信访案件得到有效解决;与基层组织建设相结合,切实加强农村“两委”班子建设,积极稳妥地推行“一定三有”及“三个全覆盖”激励保障机制的落实。调整96名乡镇党政干部,8个乡镇领导班子全部配齐。调整130名农村“两委”干部,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组织保障;与强力推进城镇面貌“三年大变样”相结合,已基本完成金光道西延、高架桥棚户区等拆迁任务,面积达44万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