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1日晚,作为石家庄市引进的高雅艺术系列演出活动之一,北京京剧院青年团演出的京剧《红鬃烈马》在石家庄人民会堂唱响。
“武家坡又来了王氏宝钏,站立在坡前用目观看,那一旁站定了一军官……”剧中王宝钏的扮演者、程派艺术传人迟小秋舞台上一亮嗓就引得台下观众一片叫好声。
作为程派艺术第三代传人的迟小秋11岁便开始了学戏之路,1981年正式跟随程砚秋嫡传弟子王吟秋学习程派艺术。1983年,原名迟淑新的迟小秋正式拜王吟秋为师,被著名剧作家翁偶虹喻为“程派标准传人”,“迟小秋”这个名字便是由恩师王吟秋所赠。程砚秋、王吟秋、迟小秋,名字中都含有一个“秋”字,其中的意境和味道犹如程派的演唱韵味一样,幽咽婉约。“师傅给我起名字带上这个‘秋’字,是师傅认可我是程门弟子,也是他的传人,这也饱含着他对我继续传承弘扬程派艺术的殷切期盼。”迟小秋说。
1984年,19岁的迟小秋凭借对《锁麟囊》等传统经典剧目的精彩演出,一举夺得第二届中国戏剧梅花奖,成为当年荣获此项殊荣的最年轻的演员。“那个时候,我穿便装走在大街上,都会有观众认出我来,并请求我签名合影。”除此之外,迟小秋擅长的剧目还有《三娘教子》《宋家姐妹》《窦娥冤》《玉堂春》等。
迟小秋的演唱寓刚于柔、幽咽婉约。有戏迷评价道:“静时如古藤盘树,动时如行云流水,闭口时含苞待放,开口时如鲜花怒放。动静适宜,灵动流畅,更吸引人的是她用一腔人生情感在唱,感人心扉。”而作为当今京剧程派艺术的领军人物,她为京剧程派艺术的传承和弘扬作出了贡献。
对于传统戏曲的未来,迟小秋并不像其他人那样充满担忧。对于一些人提出的是否需要对戏曲进行某些创新或者改良,以迎合年轻人的口味,她说:“让年轻人接受并喜欢上传统戏曲,关键是要让他们多接触它,而不是从根上改变我们的戏曲艺术本身,把它们变得不伦不类。我倒觉得,当下喜欢戏曲的人越来越多,不是只有老年人,也有很多年轻人,甚至是外国人。因为戏曲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负载着我们的文化之根、民族之魂。不要一味靠改变、迎合来吸引年轻人。”迟小秋说,中国戏曲的意境很美,包含着中国人的集体审美标准和价值判断,而这些也恰恰是中国戏曲最迷人、最独特的地方,也是让年轻人爱上戏曲的关键所在。
本次的京剧《红鬃烈马》,是迟小秋继今年的“国韵天骄——2018新春京剧名家演唱会”后,时隔近两个月再次来石家庄演出。她说:“每次来石家庄演出都能感受到这里的戏迷朋友们火一样的热情,能体会到石家庄人特别喜欢京剧艺术。”迟小秋告诉记者,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不断深入推进,北京与石家庄在文化领域内的合作越来越多,尤其是最近,石家庄不断引进京津和国外的高品质文艺演出,使得这里越来越有文化品位。迟小秋称,能为石家庄的戏迷朋友们献上一场高品质的戏曲演出,以回报戏迷们的厚爱,她感到十分荣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