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次区80%的土地是农村,80%的人口是农民,如此区情决定,全面建设现代化强区新城,实现全面小康,重点在农村,难点在农民。如何实现广大农民的“幸福梦”?该区在省、市层层部署落实下的农村面貌改造提升行动中更加明确了方向。于是,一场举全区之力,融全民之智的农村面貌改造提升战役全面打响,截至10月底,全区累计投资3406.3万元,838个帮扶项目已开工778个,开工率达到92.8%。一项项举措科学实施,一个个工程高效推进,“刷新”出农村的一张张“靓照”和农民的一张张“笑脸”。 党员干部是群众的主心骨。安次区将农村面貌改造提升行动与火热开展的深化加强基层建设年活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相结合,建强“中枢指挥系统”,健全责任机制体系,使各项工作高效运转。
该区成立了领导小组,组建了综合协调、规划编制等9个工作小组,统筹负责活动的部署和推动,将农村面貌改造提升工作纳入“六大工程、五大保障”目标管理体系,与园区开发、项目建设、新城建设等重点工程同推进、同落实、同考核。
按照省、市“15件实事”要求,统筹制定量化全区3年工作目标,将今年的改造提升工作细化为5类28项具体任务,逐项明确领导、责任部门、具体责任人、完成时限,并将工作落实情况纳入干部年度考核体系,每月组织大评比、大排队活动,激发工作活力。同时,抽调120名机关干部,组成42个工作组,带着课题和任务进村帮扶。
结合深化加强基层建设年活动,通过积极争取,将该区23个村列入全省深化加强基层建设年活动重点村,实现“十件实事”与农村面貌改造提升工作“双落实”,截至10月初,全区累计投资2000万元,388个帮扶项目100%开工,已完工359项,完工率达92.5%。广大党员干部把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主战场放到农村面貌改造提升行动中,区四套班子累计下基层560余人次,区乡干部累计下基层3000余人次。实行“天抽查、周调度、月总结” 督导推进机制,解决实际问题240余个,工程效率平均提升25%。
农村面貌改造提升涉及内容多、领域宽、范围广,安次区深刻认识到,要想切实提升农村环境水平,必须激发引导广大群众共建美好家园的积极性,打响“人民战争”。因此,无论是改造重点还是推进方法,该区始终坚持尊重群众的想法、倾听群众的声音。
行动启动之初,该区下发了《村街改造摸底调查表》,向广大群众征求意见建议,经过认真梳理,确定了“面推进、点突破、抓结合”的工作推进思路,得到了群众的大力支持。村街名人、企业老板和广大村民都踊跃加入到建设美好家园的大军,先后有20家企业、近百名各界人士捐资捐物,合计320余万元;调河头村、南辛庄村等20个村街与辖区企业达成36项基础设施工程合作意向;全区51个重点村街自愿出工,参与帮扶达5000余人次。
广大干部群众按照“八化”整治要求,全面推进农村环境治理,集中优势力量,打响了一场以“四清四化”为重点的攻坚战。截至目前,全区累计出动人员万余人次,清运垃圾2万余方,清理国省县乡四级道路27条35公里,粉刷沿街建筑立面13.5万平方米,清除沿街商户临时牌匾5100余块。同时,将基础设施建设与产业发展、富民利民相结合,重点围绕建设省级农业开发综合示范区,加快推进首期2万亩“林田水电路”综合改造,提高农业项目承载力。
农村面貌改造提升“攻坚战”已获全胜,“持久战”更要“给力”。为保持好、维护好、发展好工作成果,该区在各乡镇设立农村环境管理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各村街每500人组建一支由2至3名群众组成的义务保洁队,负责村街道路、公共广场、“两室”周围的清理工作。在用好专项资金基础上,筹资新建垃圾池箱600个,配备垃圾清运车170辆。目前,全区共成立义务保洁队97支,基本实现了“村有保洁员、乡有转运员、区有垃圾处理员”的环境工作格局,实现了环境卫生工作常态化。
农村环境的改善提升了群众的幸福感和自豪感,更坚定了致富奔小康的信念、激发了干群抓发展的干劲、激活了全区经济发展的活力,推动了农村事业的突破发展。今年以来,全区新增设施蔬菜2万亩,瓜果11万亩,熊氏、池林、欧华和天棚4家农业企业在天交所上市,全区农业产业化率达46%,农业发展前景更加广阔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