廊坊新闻网-主流媒体,廊坊城市门户

广阳区加大财政投入改善民生报道之二

2018-04-26 23:48:30 来源: 北京青年报

民生为本,本固邦兴。在实施民生工程中,广阳区脚踏实地,从不含糊。   “十二五”开局之年,广阳区把财力更多地投向了改善民生,集中财力办大事、办实事,实施了一大批“民心工程”,不断提高全区群众的幸福指数。农村饮水安全放心、桥梁改造深入人心、新农村建设扎实顺利……一幅区富民乐的瑰丽画卷徐徐展开于广阳热土之上。

 

解决农村群众饮水安全问题,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具体体现,也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截至去年底,广阳区已有81个村街6.8万人实现了集中供水。

今年,广阳区又将白家务水厂建设作为全区九大民心工程之一,大力推进民生水利建设,着力抓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

日前,记者来到正在紧张建设中的广阳区白家务水厂,看到600立方米清水池、泵水房及生产用房工程已经完工。“现正进行的是电气工程和管网工程的安装,预计年底前完成5.18万米主管网的安装工作,实现水厂的试供水,到明年6月完成全部管线建设任务。”广阳区水务局局长贾春立介绍。

“新建的两眼水源井因离得比较近,均采取错层取水,这样有效保证了水质。”贾春立介绍,白家务水厂占地7.044亩,设计供水规模1800吨/天,可辐射周边村街39个,解决2万余名群众的饮水安全问题。

在白家务团城村,一提起自来水,村里的群众情不自禁地竖起大拇指,幸福的感觉由嘴里甜到心里。多年来,团城村因地势高,土壤薄,虽然区水务局争取项目打了深井,但由于村街资金受限,管道并未更新,只能维持每天一小时定点供水,且水源未做任何处理。近两年由于管道老化严重,还经常出现管道爆裂漏水现象,群众饮水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

据贾春立介绍,水厂采用先进的自动化设备,增加了供水作业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同时,配备了二氧化氯消毒设备,保证了水质安全。水厂供水设施齐全,建设标准较高,投入运行后,完全可以保证受水村街24小时全天候供水,极大地提高农村居民的生产生活水平。管理上会采用“一户一表、计量收费”的模式,所收水费全部用到水厂的维护发展上,不盈利,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三桥改建架起“乡间彩虹”

如今,走在刚刚完成除险改建的广阳区白务南桥上,给人的感觉是宽敞、舒适,这座桥的改建,为当地数千名群众安全出行提供了保障。

除了白务南桥还有南王力桥、卜营桥,这“三桥”,广阳区今年改建的均始建于上世纪六十年代,是周边万余口人出行必经之桥。这三桥年久失修,不堪重负,破损严重,实在难以继续为群众出行服务,也影响着当地农民的生产、生活和发家致富。危桥改造成了群众的热切期盼。

“要去市场卖玉米,这桥是必经之路,可每次过桥我都心惊胆战,生怕这桥支撑不住掉下去。 走十里远,不走一步险,我们常常是绕路而行。”回想起旧桥给百姓生活带来的不便,家住广阳区白家务乡毛家营村的毛玉池不住感叹。

“考虑到百姓的生活和原桥已不符合沿线群众经济发展需要,4月中旬,广阳区政府将‘三桥’改造确定为‘民心工程’,投资790万元,对原有桥改建、加宽、筑牢。”负责“三桥”改造的广阳区公路管理站副站长王利军介绍说。

王利军告诉记者,三座桥梁在原有基础上都有不同程度的加宽和加长,在结构上均为上部钢筋混凝土预制板,下部采用实体墩、U形桥台,扩大基础的新型结构,桥型美观,桥体坚固,既有正常的交通功能,又具有防洪度汛的重要作用。

现如今,“路窄桥危,破烂拥堵”正被“畅通、快捷、美观、安全”的交通新貌取代。“这样,投资商也能进村谈合作了,我们的经济作物也能运出去了。这桥,带动了我们的经济增长。”毛玉池激动地说。

截至目前,广阳区还完成了廊涿引线及104线中修工程,新建农村公路10.6公里。

 

今年,广阳区将不断提高农业产能、促进农民增收作为2011年的重点工作来抓。

“我们村以发展大棚蔬菜为主,今年新建绿色蔬菜大棚89个,村内大棚总数达到了152个。都是种植一些西兰花、香菜等无公害蔬菜,这些品种销量好。”问及村里发展情况,张家务村党委副书记王玉文打开了话匣子:“我们现正谋划着‘农超对接’,让老百姓的菜销得更好。”

漫步在张家务村的街道上,墙面上的村街文化、新安装的太阳能路灯引人注目,处处显现着打造省级生态示范村的风范。

走进九州镇垡上村,就会看到这里的环境与城市小区已没多大差别,设施完备、环境优美、温馨舒适的“互助幸福院”内学习室、活动室、图书室等依次排开;一幢幢砖瓦居民房整齐排列,错落有致。

“要想维护村街稳定,必须提高村民收入。提高村民经济收入,必须走高效农业的道路。”九州镇垡上村党支部书记夏洪峰这样认为。从2009年起,夏洪峰就多次走出去学习先进地区农业结构调整的成功经验。取经回来,他以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为方向,今年新建90个日光温室大棚。同时努力走订单农业的道路,解决种植作物无销路问题。如今,垡上村的蔬菜种植已形成产业规模,垡上村农户的收入也是节节攀高。

在毛家营村,“开心农场”、“生态餐厅”、“乡村酒店”已不是新鲜词汇,他们正努力走“支部+公司+农户”的土地经营权流转的新路子。“我们村积极打造集生产体验、休闲度假、旅游观光于一体的具有毛家营文化特色的生态旅游度假村项目。”九州镇毛家营村党支部书记毛书东说,“目前村里星级乡村酒店达到16户,已兴建可供采摘蔬菜大棚118个,开心农场体验区已有近500家客户签约。”

关键词: 广阳区 民生 财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