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险公司2017年“成绩单”陆续出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梳理发现,截至5月8日,已有74家披露了2017年年度报告。从年报数据来看,机动车辆保险依旧是很多财险机构的主要收入。
在已公布车险承保利润的财险公司中,49家车险承保利润处于亏损状态,合计亏损62亿元,其中安盛天平车险承保利润亏损4.7亿元,成为目前车险承保亏损最多的保险公司。
有业内人士表示,中小产险公司车险业务盈利难的背后,既有车险市场的周期性因素,也与商车险费率市场化改革带来的竞争加剧有关。
●中小型险企车险业务承压
在目前已经发布年报信息的74家财险机构中,多家险企的车险保费占原保险保费收入的七成以上,也就是说大多数财险公司主要经营险种仍为车险“一险独大”。
值得一提的是,车险保费在总保费中的高占比并未给财险机构带来相应的经营利润,反而呈现出大部分利润被行业巨头瓜分的态势,中小型险企面临盈利难。
年报显示,财险三巨头人保股份、平安财险、太保财险的车险承保利润依旧在行业排名前三,分别为87.48亿元、40.32亿元、10.14亿元。“三巨头”的车险承保利润合计137.93亿元,利润率明显高于行业平均水平,车险利润绝大部分集中在大险企身上。
而中小型险企的车险承保利润就显得略为尴尬。
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统计,有49家险企的车险承保利润处于亏损状态,合计承保亏损62亿元。规模在100亿-600亿元的有国寿财产、大地财产、中华联合、阳光财产、太平保险、天安财险等6家财险公司,其车险保费分别为536.9亿元、273.01亿元、239.41亿元、232.62亿元、176.29亿元、118.05亿元,但也只有大地财产、阳光财产、太平保险3家公司实现承保盈利,另外3家承保亏损。
此外,规模在100亿元以下的40多家财险公司中,除了都邦财险、利宝互助两家保险公司车险实现承保盈利,其余险企均呈现承保亏损的状态。如燕赵财产、国任财险、安盛天平2017年经营的前五大险种就有车险,承保利润分别以-3.13亿元、-3.41亿元、-4.73亿元垫底。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保险室副主任朱俊生表示,中小险企在发展初期品牌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客户服务量比较少,一方面是因为车险业务只能来源于中介,盈利空间被严重挤压。另一方面,受制规模效应难以摊薄经营费用等刚性成本支出,也面临较大的盈利压力。
不过,这也并不意味着中小型保险公司在车险市场上没有机会了。“中小公司运营模式可以有两个变革方向,一是效率,二是创新。”华农保险总经理张宗韬表示,所谓创新,就是如何避免和大公司正面竞争,如果中小公司做的和大公司都是一样的,那就是死路一条;如果中小公司做的和大公司是类似的事情,那就必须在效率上比大公司更有优势。要么差异化竞争,要么直面竞争同时要提升效率,这就是中小公司思考运营模式时的两个方向。
●安盛天平车险承保连亏多年
值得注意的是,在所有车险亏损的企业中,亏损最多的不是新成立的保险公司,而是在国内市场有一定份额的外资机构——安盛天平。
年报显示,安盛天平2017年车险保费收入为73.33亿元,赔付支出40.04亿元,承保亏损4.7亿元,成为目前已经发布年报数据的险企中,车险承保亏损最多的机构。
不过,安盛天平车险业务亏损也并非是首年。《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梳理安盛天平历年年报发现,2009年~2012年其净利润分别为1.4亿元、1.8亿元、2.5亿元、1.5亿元,已实现稳定盈利,但最近几年因车险承保亏损拖累,盈利能力大幅下降。
自2013年起,安盛天平的车险业务进入亏损期。年报显示,2013-2016年,安盛天平的车险保费收入分别为49.8亿元、62.9亿元、68.03亿元、75.5亿元,承保亏损2.7亿元、3.1亿元、2.3亿元和3.6亿元。
2015年,安盛天平方面在接受《中国经营报》采访时表示,利润下降是其快速成长的一个成本,并认为新成立的安盛天平打破了合资公司成立之初因整合而业绩不振的魔咒,显示出安盛集团纯熟稳定的管理系统移植嫁接力。并通过多媒体渠道推广安盛天平品牌和产品及服务,这在合资以前是没有做过的事情,当然也需要一笔非常庞大的投入,这也显示出管理层对于车险市场的企图心和信心。这样的投入效果,从原保费收入排名即可见成果,当然,短期内是会有代价的,表现就是在净利润方面的数据会不漂亮。
但从安盛天平2017年的年报来看,安盛天平的车险业务并未好转,反而是承保亏损越来越多。《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就2017年车险亏损原因采访安盛天平方面,但其未就车险业务作出正面回应。安盛天平方面表示,安盛天平一直秉持“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也会继续加大产品创新、服务创新和技术创新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