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人民政府官网截图。
近日,河北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人工影响天气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指出,到2025年,河北省形成全域、常态、立体化的空地一体人工影响天气作业体系,基础研究、关键技术研发和室内外科学实(试)验取得重要成果,业务现代化水平明显提升,综合防范安全风险能力稳步增强,年均人工增雨(雪)能力达到33亿吨以上,人工防雹作业保护面积稳定在800万亩以上,人工影响天气业务和服务能力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到2035年,河北省人工影响天气总体实力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意见》提出,各地要明确任务,扎实做好重点领域服务保障,紧紧围绕国家战略实施,突出河北省需求,加大空地一体化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力度,充分发挥其在促进农业增产增收、生态修复与保护、灾害防御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强化农业防灾减灾服务。科学调整抗旱、防雹等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布局,大力支持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生产,助力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河北省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和特色农产品优势区为重点,围绕干旱、冰雹等主要灾害,编制人工增雨抗旱和防雹服务作战图。加强中南部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和果品、蔬菜等特色优势经济作物生长关键时节的灾害动态监测,建立干旱区、冰雹带区域联合联防作业服务模式。农业农村和气象部门要加强沟通协调,加大省、市指挥调度和基层作业力度,促进粮食稳产增收。
促进京津冀生态保护和修复。以太行山燕山生态涵养区、坝上高原生态防护区及低平原生态保护和修复区为重点,开展常态化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因地制宜制定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工作计划,加强统筹协调和区域合作,共同提升首都水源涵养区、雄安新区及白洋淀流域、衡水湖湿地等水功能涵养和水生态修复区人工影响天气保障能力。加强上下协调、部门联动,加大区域作业力度,有效发挥人工影响天气在“三北”防护林、防风固沙、湿地保护等方面的作用。
保障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以全省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区范围为主要区域,加强农作物生长需水、旱作雨养区域自然降水以及城市用水等特点和规律的研究,适当调整作业布局,加大空中云水资源开发利用力度,强化非常规水利用。针对主要农作物发育期关键时节,提前研判预测,集中开展增雨作业,节约灌溉用水。在平原地区,加大夏季对流天气增雨作业力度,有效增加地表水和浅层地下水。及时研判汛期天气形势,科学开展水库蓄水、河湖补水增雨作业,有效增加地下水。
做好重大应急保障服务。有关部门加强应急会商,共享灾害风险、灾情、灾害预测信息,完善不同地域应对森林草原火灾火险、异常高温干旱等事件的人工影响天气应急工作机制,及时启动针对性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根据重大活动需要,发挥地理区位和省市业务优势,建立人工影响天气试验、演练和联动工作机制,保障重大活动顺利开展。
意见同时对稳步提升云水资源监测和人工影响天气基础业务能力、切实增强科技实力、切实提升安全作业能力等提出了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