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知了叫了|程兆强
知了叫了。知了什么时候开始叫,是哪一天叫的,我还真说不清。以前因为好奇,我曾经关注过这事,记得好像是在端午节前后,人们吃端午粽子的时候,知了就叫了。今年端午节前,我原本打算仔细听一下,确定是从哪一天开始叫的,没想到那几天气温特别热,只顾呆在家里避暑,把这事忘得没了影,直到一天出门,听到树上知了在叫,才想起这事。唉,记性差劲了,又错过了一个验证的季节。
我是在一条路的行道树下,听到知了叫声的。那一天,是端午节后的第一天,农历五月初六;那行道树,是枝叶繁茂、遮阳庇荫的柳树。
知了是蝉的俗名,蝉是知了的雅称。我的家乡,知了还有一个俗名,叫作老哨。我想,人们把蝉称作知了、老哨,多半是它“知了——知了——”的高声叫,以及叫声犹如吹口哨的缘故。
在我们村后,有一条河,名字叫小清河。一听到河的名字,很多人会以为这条河清澈见底,其实不是这样,那河水非但不清,且尤其浑黄,流的是一河“泥水汤”。不过,河水虽然不清,河里却有鱼有虾,岸边依然长着茂密的芦苇野草,尤其河边的柳树,更是青翠茁壮。这河边的柳树林,是我和同伴捉知了常去的地方。
捉知了是我童年的一大乐趣。说捉知了,其实不是用手直接去捉,而是用竹竿套知了和粘知了。套知了的方法是,选一根竹竿,在竹竿细的一端绑上一个用竹枝做的尖头,再在尖头上系一根用马尾做的“套儿”(扣儿),然后双手擎着竹竿,去套伏在树枝上的知了,等“套儿”套到知了身上,知了会遽然而飞,套牢的束手就擒,没套牢的振翅而飞。粘知了的方法和套知了大致相同,不同的是“套儿”换成了“黏胶”。“黏胶”有两种,一种是橡胶做的,一种是新麦做的面筋。做面筋很好玩,抓一把新收的麦粒,放到嘴里大嚼,越嚼越香,越嚼越黏,等面筋做好了,粘在竹竿的尖头,即可粘知了了。与套知了不同,只要“黏胶”触到知了,多半没得跑,粘住翅膀的知了束手就擒,也有知了极力挣脱,伤了翅膀,晃晃悠悠,侥幸而逃。两种捉知了的方法我都会,只是技术不好,半个上午下来,别的同伴捉十多只,我才捉四五只。我的一位同伴,套知了、粘知了的好手,我捉不到知了的时候,他时常送我几只。很可惜,这个好同伴在二十岁的时候,因意外事故去世了,我很怀念他。
我喜欢知了,一听到知了叫,就想起一些童年的往事。文章即将收尾,再唠叨几句,以我所见,知了特别喜欢柳树,喜欢在柳树上栖息,喜欢在柳树上鸣唱。这一点,古诗古文上也多有描述,像“醉归涉漾水,鸣蝉在高柳”“长安古道马迟迟,高柳乱蝉嘶”“蝉鸣高柳,鹤栖长松”之语句,说的就是知了在柳树上鸣唱。
知了叫了,知了什么时候开始叫的,今年没有听到,那就等明年吧。明年早些时候去听,莫忘记。
壹点号 花开春天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6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关键词: